党委常委、副校长。分管后勤基建处(后勤服务公司)、党委保卫部(保卫处)、武装部。联系统计学院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、控制工程学院,后勤基建党委、统计学院党委、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、控制工程学院党委。 现兼任四川省统计学会常务理事、四川省计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、四川省高校后勤协会副会长。
党委常委、副校长。分管教务处、研究生处。联系应用数学学院、物流学院、区块链产业学院、工程实践中心,应用数学学院党委、物流学院党委、区块链产业学院党总支、工程实践中心直属党支部。 主要从事信号采集与处理、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天气雷达中的应用研究、大气探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,是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、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、四川省教学名师,现兼任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气象学会理事、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。 曾获四川省气象行业先进个人、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。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主持国家863(子项目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公益行业(气象)科研专项等国家、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,于2010年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各一项,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8项,编写出版书籍2本,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“气象雷达原理与应用”,是大气探测技术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。
副校长。分管【开云体育官方网站】中国有限公司,处、计划财务处、资产管理处(招投标中心)、信息中心、图书馆。联系计算机学院。 主要从事气候与气候变化、陆气相互作用和大气数值模拟等方面研究。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代表。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,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,国家基金委会评专家。现任第7届CNC-WCRP委员,第8届IUGG中国委员会委员,CNC-IAMAS委员,中国气象学会高原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曾任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副主席,成都市第十三届、十四届政协委员等。 曾获“四川省十佳青年教师”、“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”等称号。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余项,发表论文、论著130余篇。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次和三等奖1次,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。组建四川省科技厅和教育厅创新团队各1个,组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。
党委常委、副校长。分管科技处(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)、校友办公室。联系光电工程学院、文化艺术学院,计算机学院党委、光电工程学院党委、文化艺术学院党委。 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环境与智能服务、面向领域的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(气象、制造、医学等)、领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,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,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,第十二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。担任软件自动生成与智能服务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,中国气象局-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气象软件工程联合研究中心主任。兼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,国家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成都市科技青年联合会主席等职。 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973课题、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、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等纵向项目20多项。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,其中SCI/EI检索30余篇。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(授权),出版教材5部,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、二、三等奖共5项,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、二等奖共2项。
党委常委、副校长。分管党委教师工作部(人事处)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、继续教育学院。联系大气科学学院、外国语学院,大气科学学院党委、外国语学院党委、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。主要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、现代信号分析、智能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,佐治亚理工学院访问学者、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、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、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,在“INT J NEURAL SYST”、“INTEGR COMPUT-AID E”、“IEEE T NANOBIOSCI”、“红外与毫米波学报”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。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、国际膜计算学会2018年度最佳论文奖。科技部指南专家、评审专家,四川省科技厅指南专家、评审专家,四川省经信厅评审专家。
航空港校区 |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|邮编:610225 |电话:028-85966502
龙泉校区 |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 |邮编:610103 |电话:028-84833333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
易 班
抖音